2016年06月23日 星期四 五月十九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蛟河之声:科技示范主体为农机新技术代言

日期: 2022-11-11  来源:蛟河市农机总站:陈庆发   点击

   蛟河市农机行业现有科技示范主体42名,其中开展机械化收获技术为42名,高效植保机械化实用技术为8名,保护性耕作技术为27名,他们正在把农机新技术植入到黑土地中,经过科学搅拌不断转化成生产力。比如新农街道示范主体李进波、河南街道示范主体籍晓明,他们不仅是种养大户,又是科技能手,他们在农业新天地这个大舞台上演绎着科技文明。

1667880721466.jpg

  在新农街玉米保护性耕作基地,示范主体李进波在夏季时分操控无人机对玉米进行高效植保飞防作业,无人机低空低量航空施药,其作业效率是手动喷雾机的50倍、机动喷雾机的15倍,他利用无人机在一个作业季,可为周边农户提供飞防作业服务达1万多亩,为粮食高产稳产创造有利条件。

1667880768166.jpg

  河南街道示范主体籍晓明,他今年种植玉米30多公顷,全部采用保护性耕作条带耕作技术。田间管理严格按照秸秆覆盖、免耕播种、病虫草害防治等机械化技术规程操作,他家玉米长势完全达到苗齐、苗全、苗壮的标准,与周围传统种植的玉米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兼顾自家耕地的同时,他还为周边农户提供免耕播种、条带归行等社会化服务,为保护性耕作等新技术推广应用做出了表率。

  今年秋季,蛟河市农业机械管理总站和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为由示范主体李进波负责的新农街保护性耕作高标准应用基地实收测产,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折合标准籽粒含水量14%后)平均亩产达734.49公斤,比传统种植模式每亩增产182.58公斤,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生产的玉米增效明显。

  示范主体李进波和籍晓明作为新型职业农民,他们种地依靠现代科技支撑,依托现代农业机械和新型农机技术,完全摆脱过去靠天吃饭过日子的被动局面,在现代农业生产科技创富道路上一路驰骋。他们的业绩在新华社客户端以《吉林蛟河持续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为题做了报道;在新华网以《蛟河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逐年增加》为题做了进一步报道;同时在蛟河融媒等媒体都做了报道。全市像他们一样为农业产业和科技进步做出业绩的科技示范主体还有很多,不能一一例举,他们都是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他们用实际行动自发的为蛟河市农机化新技术“代言”,成为全市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手机扫描可直接访问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