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23日 星期四 五月十九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2021年龙潭区保护性耕作实施方案

日期: 2021-05-12  来源:龙潭区农机推广站 杨代莒   点击

           为贯彻落实《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按照《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实施指导意见》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时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切实保护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认真学习梨树模式,推动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实施坚持生态优先、用养结合、稳产丰产、节本增效导向,强化组织领导和政策引导,通过政府与市场两端发力,农机与农艺深度融合,科技支撑与产业培育并重,技术创新与机制创新并行,整体推进扩面与重点突破提质并举,加快在我区适宜区域全面推行保护性耕作,促进黑土地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2021年,龙潭区对实施保护性耕作并且达到验收标准的作业面积,投入财政资金进行扶持。财政资金主要用于保护性耕作作业补助。

三、实施办法

(一)实施范围

全区适宜区域全面实施。以玉米生产作为保护性耕作推广应用重点,兼顾大豆、高粱、谷子等作物生产,推进探索其它作物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

(二)补助条件

旱田作物机械收获后秸秆覆盖还田地表,实施机械少(免)耕播种。除条带耕作、机械深松之外,秋季收获后及春季播种前不得实施土壤耕作。

秸秆覆盖还田方式包括:秸秆粉碎覆盖还田、秸秆集行覆盖还田、高留根茬秸秆覆盖还田、秸秆整秆覆盖还田等。

秸秆翻埋、耙混、旋耕、联合整地等不在保护性耕作补助范围。

相关标准按照《2021年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技术指引》(吉农机发[2021]5号)执行。

(三)补助对象

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农机作业者或种植户。

(四)补助标准

保护性耕作财政补助资金,经验收合格面积按每亩40元标准进行补助。

(五)查验核实。各乡镇根据工作实际,积极采取信息化远程电子监测方式进行查验核实,必要时也可用人工现场测量方式核验。主要查验秸秆覆盖还田、机械免耕播种作业等情况。

(六)补助方式。保护性耕作采取先作业后补助、先公示后兑现的方式进行,即各乡镇按照相关要求,先进行查验核实,确定拟补助的面积、对象和金额,公示7天无异议后,确定最终补助面积、补助金额和补助对象。将查验结果及资料上报区农业农村局,区农业农村局根据核验结果向区财政局提报资金需求,财政部门及时拨付补助资金。

四、工作程序

(一)落实作业面积。2021各乡镇根据本乡镇实际情况,通过宣传发动,以合作社、种田大户或养机户为主,采取自愿申报作业面积。作业面积细化到乡、村、种植户、地块及作业者。

(二)组织查验核实。在春季播种作业结束后,各乡镇即可组织开展面积查验、公示等工作。各乡镇在420日至531日期间,以周报形式向区农业农村局报送保护性耕作实施进度。区农业农村局根据各乡镇上报作业完成情况,对各乡镇作业面积进行核验后于830日前会同区财政局填报年度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及补助资金情况汇总上报。

(三)补助资金结算。项目验收结束后,各乡镇、区农业农村局和财政局及时履行相关手续兑付补助资金。

(四)工作情况总结。验收结束后,区农业农村局根据2021年保护性耕作完成情况形成总结材料并上报。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保护性耕作推进行动领导小组,建立起政府领导、上下联动、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区农业农村局成立实施领导小组,统筹内部人员配备,强化推进措施。

 

龙潭区保护性耕作推进行动领导小组

  长:谢    龙潭区政府副区长

副组长:姜    区农业农村局局长

        商华君  区财政局局长

  员:区农业农村局分管副局长、区财政局分管领导、各乡镇分管农业领导、农机站站长、农业站站长

龙潭区保护性耕作实施领导小组

  长:姜     农业农村局局长

副组长:朱家军   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员:杨代莒 王国臣 原晓军 张丽敏  

实施行动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农业农村局农机总站

(二)加强宣传培训。各乡镇要充分利用手机、网络、电视等各种媒介,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宣传保护性耕作技术、政府扶持政策等,做到实施区域全覆盖,促进技术进村入户。

(四)加强信息公开。各乡镇要建立查验核实和公示制度,设立监督电话,以多种形式公开补助的程序、补助标准、补助方式等。要将受益农户、补助面积和补助金额等相关信息,在当地进行公示,让补助信息公开透明,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坚决防止在补助实施中出现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弄虚作假等情况发生。

(五)加强监督管理。各乡镇要明确补助作业地块的验收标准,强化具体监管措施,严防虚报补助作业面积、降低作业标准、套取补助资金等违规行为发生。加快推进信息化远程电子监测工作,具备条件的要采用监测数据作为兑付补助资金的重要参考依据,提高监管工作效率。各乡镇要建立专门的档案,相关文件资料、信息化平台监测数据等要留存备查。

 

附件:

1.2021年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验收核准单

2.2021年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及补助情况汇总表

 

 

 

 

 

           龙潭区农业农村局

 

           2021425

 

 

 


附件1

2021年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验收核准单

 

                                乡:                                                                               单位:亩

序号

作业地点

作物及面积

耕地承包经营者确认签字

耕地承包经营者联系方式

农机作业者

确认签字

农机作业者

联系方式

备注

合计

作物品种

耕作方式

玉米

大豆

小麦

水稻

其它

免耕

少耕

埋茬起浆

 

 

 

 

 

 

 

 

 

 

 

 

 

 

 

 

 

 

 

 

 

 

 

 

 

 

 

 

 

 

 

 

 

 

 

 

 

 

 

 

 

 

 

 

 

 

 

 

 

 

 

 

 

 

 

 

 

 

 

 

 

 

 

 

 

 

 

 

 

 

 

 

 

 

 

 

 

 

 

 

 

 

 

 

 

 

 

 

 

 

 

 

 

 

 

 

 

 

 

 

 

 

 

 

 

 

 

 

 

 

 

 

 

 

 

 

 

 

 

 

 

 

 

 

 

 

 

 

 

 

 

 

 

 

 

 

 

 

 

 

 

 

 

 

 

 

 

 

 

 

 

 

 

 

 

 

 

 

 

 

 

 

 

 

 

 

 

 

 

 

 

 

 

 

 

 

 

 

 

 

 

 

 

 

 

 

 

 

 

 

 

 

 

 

 

 

 

 

 

 

 

 

 

 

 

 

 

 

 

 

 

 

 

 

 

 

 

 

 

 

 

 

 

 

 

 

 

 

 

 

 

 

 

 

 

 

 

 

 

 

 

验收人员(乡级政府或农机站相关人员)(签字):                                       乡级政府(盖章):

 

县级审核人员(签字):                                                               县级农机主管部门(盖章):

 


附件2

2021年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及补助情况汇总表

 

                                                                                                                  单位:万亩 万元

序号

实施作业面积

补助作业面积

补助资金

备注

合计

作业补助

应用基地补助

监测点补助

 

 

 

 

 

 

 

 

 

 

 

 

 

 

 

 

 

 

 

 

 

 

 

 

 

 

 

 

 

 

 

 

 

 

 

 

 

 

 

 

 

 

 

 

 

 

 

 

 

 

 

 

 

 

 

 

 

 

 

 

 

 

 

 

 

 

 

 

 

 

 

 

 

 

 

 

 

 

 

 

 

 

 

 

 

 

 

 

 

 

 

 

 

 

 

 

 

 

 

 

 

 

 

 

 

 

 

 

 

 

 

 

 

 

 

 

 

 

 

 

 

 

 

 

 

 

 

 

 

 

县级农机主管部门(盖章):                                                                       县级财政部门(盖章):


 


手机扫描可直接访问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