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23日 星期四 五月十九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舒兰有机米 香自育苗起

——舒兰市农丰水稻专业合作社育苗基地见闻

日期: 2019-05-09  来源:江城日报  作者:记者 陈彦   点击

   4月25日,天气微凉,在舒兰市溪河镇舒兰站村,舒兰市农丰水稻专业合作社的10栋育苗大棚里,破土没多久的5000平方米有机水稻殃苗正在茁壮成长。

    这里是舒兰市农丰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舒兰大米形象代言人蔡雪的种植基地。基地今年计划种植面积达126公顷,全部为有机水稻。

“这些秧苗全是我们自己培育的。从苗床土、种子的选用到施肥、除草,我们都和别人家不一样。”在基地工作3年多的田间管理技术员付国一边忙碌,一边不无骄傲地对来访者介绍。

揭开塑料布,查看温度表,检查苗床湿度、再视情况决定是否打开喷淋开关……自进入育苗期,付国每天早上4点钟就来到基地,从10栋大棚逐一走过,几乎都在重复着这看似简单、实则失之毫厘即谬以千里的“规定动作”,做好通风炼苗、控制温度湿度、避免秧苗突长、预防青枯病等苗期管理工作;每天从早到晚,都有20多名“火眼金睛”的农家女,三五成群,在绿油油的秧苗中寻找、拔除杂草。

“没事没事,脚踩上去也没事,它自己还能站起来,一点也不耽误长。”看来访者在过道中间小心地避让,生怕踩到才二寸来高的秧苗,付国说,“因为不用肥,我们的苗看着不那么壮实,但是同样不怕踩。”

基地的“独家秘笈”简单说就是几个字:土、种、肥、除草和轮作,即苗床土不用旱田土,而是选用基地已连续三年不用任何化肥、农药的有机水田土;种子不外买,全部选用基地128块试验田繁育出的有机良种;不用任何肥料,在育苗播种阶段和秧苗在大棚里生长时,适时适量喷洒含多种微量元素、无任何毒副作用的生物菌剂;从出苗开始,包括整个生长期,全部采用人工除草和稻田养鸭、养蟹除草;将整个基地分成若干地块,在每一地块上,每年都选种不同品种的有机水稻,通过轮作,均衡利用土壤养分,防治病、虫、草害

“其中仅除草一项,基地就要比种同样面积的普通水稻增加人工成本16万元。”付国说,“不过这也值得呀,我们基地生产的有机大米,在市场上20块钱1公斤还供不应求呢!”

莫嫌微得绿,已是漫天香。“为发展特色效益型农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些年,舒兰市逐年增加绿色、有机水稻种植面积。”在场的舒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初丛瑞说。

看来,以舒兰市农丰水稻专业合作社为代表,舒兰市的有机水稻种植户们正走在充满着生机和希望的创名品之路上——让“中国生态稻米之乡”舒兰市生产出的舒兰大米更知名、更畅销、更为消费者所青睐。


手机扫描可直接访问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