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23日 星期四 五月十九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产业添效益 脱贫结硕果

——市农委推动永吉县西阳镇兴隆村脱贫纪实

日期: 2018-03-20  来源:江城日报   点击

    日前,永吉县西阳镇兴隆村举行分红大会,依据2017年村集体利润,村里每户贫困户获得了1500元的分红,连续两年获得分红的村民脸上洋溢着喜悦和兴奋的表情。这样的场面在2016年以前可不敢想象——兴隆村本是一个省级贫困村,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103户,共197人,村集体也欠着几十万元的外债。

兴隆村的转机发生在2016年。当年年初,全市脱贫攻坚战役打响,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市农委包保兴隆村脱贫工作。经过两年的努力,兴隆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

包保兴隆村一开始,市农委便迅速行动,选准了精准扶贫发力点——兴隆村虽然是省级贫困村,但是紧邻202国道,交通十分便利,葡萄、叶菜、食用菌等产业有一定基础。市农委决定以特色果蔬产业为该村脱贫主导产业,在该村建立棚膜蔬菜示范园区,要把该村打造为我市的“菜篮子”和“果园子”。认准的事,就放手干。2016年3月,占地面积11公顷的75栋大棚开工建设,同年7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园区种出的第一茬蔬菜刚一上市就表现出色,实现销售收入17.5万元。第二茬上市的黄瓜、香菜、菠菜、茼蒿等蔬菜,行情同样很好,收入超过30万元。

脱贫产业成功的关键,在于构建良好运营机制。为了让园区有效运转,市农委组织专家反复论证多种经营模式优劣,最终决定在兴隆村创立土地股份合作社。这家在2016年成立的吉林地区第一家土地股份合作社,流转了11.5公顷土地,将全村贫困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纳入其中。农户将自己的土地承包权作为股份加入合作社,土地承包权归农户,使用权和经营权归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作为独立的法人,股东大会是合作社的最高权力机构,财务管理上施行“村社分开”。2016年,合作社每户成员获得了2000元分红。

协助合作社注册蔬菜商标,建设擎天柱广告牌,办理无公害蔬菜认证,对接产品销售渠道,水灾后捐款捐物……兴隆村的事就是市农委的事。在资金方面,市农委直接投入资金154.37万元,组织单位捐赠各类物资折合人民币5.82万元,帮助引进各类资金150多万元,总计为园区投入400多万元。在技术方面,市农委组织村干部和大户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在该村举办电商销售、管理制度、种植技术等各类培训班,累计培训400余人次。生产期间,为了缓解园区的用工压力,市农委多次组织机关和委属多家事业单位人员,顶着棚内高温和有机肥散发的难闻气味,帮助园区栽苗、浇水、覆土、正株……2017年,园区销售收入160万元,实现利润40余万元。

在发展棚膜蔬菜示范园区的基础上,市农委又为兴隆村建设了光伏发电项目。同时,市农委利用行业优势和海量的农业大数据,在充分考察的基础上,依托电商平台,在兴隆村建设开犁网农村电商项目,为兴隆村农资下行、农产品上行打通了渠道,村民能足不出村购买农资,特色产品能准确定位买家。

在两年的扶贫实践中,市农委始终围绕“集体经济组织有产业,贫困农户致富有门路”这一主旨,通过发展产业增加兴隆村集体经济收入,为贫困户找到稳定脱贫的路子,同时在产业支撑下,推进基础设施、社会管理、村容村貌一体改善。许多村民感慨地说:“如今的兴隆村是一年一个大变化,我们对兴隆村的明天充满信心。”


手机扫描可直接访问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