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23日 星期四 五月十九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2023年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将有何变化?

日期: 2023-09-01  来源:大田农社 | 农机360网 作者:李剑楠   点击

          2004年以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已走过了20个年头,在推动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促进作用。据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我国已成为世界农机生产大国,农机装备总量接近2亿台(套),总动力达到10.78亿千瓦,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

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的二十年里,我国农业机械化率不断提升,全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从2000年的32%提升至2022年的72%,实现质的飞跃。当然,随着中国农机工业发展、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机需求已从量变提升到质变,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新时期、新目标,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指引、导向、作用将发生变化。2023年是《2021-2023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的最后一年,未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将有何变化?让我们按图索骥,窥探一二吧。

优机优补将成为农机购置补贴执行主旋律

《河北省2021-2023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在补贴资质方面着力突出农机科技自主创新。通过大力开展农机专项鉴定,重点加快农机创新产品取得补贴资质条件步伐,尽快列入补贴范围;对暂时无法开展农机鉴定的高端智能创新农机产品开辟绿色通道,通过农机新产品购置补贴试点予以支持。在补贴标准方面着力做到“有升有降”。提高重点区域水稻插(抛)秧机、重型免耕播种机、玉米籽粒收获机等粮食生产薄弱环节所需机具,丘陵山区特色农业发展急需机具以及高端、复式、智能农机产品的补贴额测算比例,逐步降低区域内保有量明显过多、技术相对落后的轮式拖拉机等机具品目或档次补贴标准。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补贴重点已经从落户、常规农机范围向高端农机、薄弱环节农机具、智能农机方向倾斜,鼓励创新性农机产品获得补贴资质。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吉林省财政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2022-2023年度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工作的通知》。其中强调,提高政策效能,持续推进优机优补。按照国家有关要求,2023年将围绕全省农业农村中心工作,突出“优机优补”、公开公平的原则和有关程序,保重点机具补贴,及时下调机具的补贴额。

2022年12月16日,宁夏农机管理部门发文指出:试点累加补贴轮式拖拉机“优机优补”,自2023年1月1日起,在宁夏销售并通过工厂条件审核取得审查报告的轮式拖拉机,购机者购置后,自治区财政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再按中央补贴额的10%进行累加补贴。

2022年9月30日,青海省农机管理部门发文指出:按照“优机优补”的原则,在青海省开展轮式拖拉机省级累加补贴,轮式拖拉机省级累加补贴标准在中央补贴额的基础上,按不超过中央补贴额的50%进行累加补贴。

2022年7月18日,西藏农机管理部门发文指出:探索开展累加补贴轮式拖拉机“优机优补”工作,对8月31日前通过投档审核且用户已购买的累加补贴轮式拖拉机产品,可继续受理累加补贴申请并按程序兑付资金。

可见,从2022年起,多省已经启动优机优补政策,把推动农业机械高质量发展,促进农业生产效率作为农机购置补贴执行的主要方向,成为主旋律。

 

优机优补政策之始及推进状况

优机优补政策最早正式提出是在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中,当时的提法是“突出优机优补”,“充分发挥政策实施的导向作用”。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完善农机性能评价机制,推进补贴机具有进有出、优机优补。同时,也指明了未来农机购置补贴执行的主要方向。

2023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一拖党委书记、董事长刘继国提出《关于加快实施农业机械“优机优补”的建议》,他表示,目前农机行业还存在着农机装备产业水平不高、产品研发制造能力亟待加强、国内企业大型高端智能化产品短缺等问题。他建议,以“优机优补”为方向,增加200马力及以上全自动变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拖拉机的分类分档,提高补贴标准,鼓励企业对短板弱项装备及“卡脖子”技术的研发应用。

目前,各省都在尝试推行优机优补政策,逐步降低拖拉机等产品的补贴额度,安徽省2023年已将将拖拉机补贴比例降低至15%。内蒙古首次明确,将功率段低于50马力的轮式拖拉机,调整出补贴目录。

农机购置补贴采信认证升级

随着优机优补政策推进提上日程,农机购置补贴对于农机鉴定标准、采信认证提出了新需求。

2022年8月17日召开的农机购置补贴采信认证结果工作研讨会上,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党委书记刘旭指出,“量、质、效、能”将是今后采信认证的指引,要扩大发证数量、提升工作质量、强化注重实效、加强能力建设。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政策规划处处长李伟表示,农机购置补贴今后将以优机优补、工厂条件审查、成套设备补贴、“三合一”系统使用、金融创新和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为抓手的工作思路,提出了“优机”要从产品性能、工厂条件和使用情况三个维度评价的工作要求。

在今年两会上,刘继国提出:对现有拖拉机生产企业工厂条件审核标准进行升级,加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发能力、试验测试能力、制造工艺保障能力、智能化应用等方面评审,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逐步实现国内农机全产业链的均衡发展。

2022年以来推出的工厂生产条件自愿性审核,为优机优补贴提供了通道。工厂条件审核标准正在成为执行优机优补政策的一个必要条件。

据了解,西藏第一个明确表示对通过拖拉机生产条件自愿性审核的企业,给予额外补贴。青海也发明文表示,对通过工厂条件审核的企业,轮式拖拉机给予额外50%的省级累加补贴。现在,多数农机生产企业,特别是拖拉机生产企业正在积极的申请通过生产条件自愿性审核认证。近期,英轩重工、山东悍沃农业装备等优秀企业已经陆续通过审核,成为通过第二批工厂生产条件自愿性审核的代表。

 

农机企业对于优机优补政策的态度和看法

优补优补政策全面执行已经提上日程,农机企业对此怎看待?对他们而言这将是一次机遇还是挑战?

中国一拖作为中国农机龙头企业,在推动中国农机产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推动农业机械高质量发展阶段也不例外。两会上,掌舵人刘继国做出《关于加快实施农业机械“优机优补”的建议》提案就是最好的证明。他认为,优机优补政策在提高农机生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性,加快高质量农机市场端推广和应用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解决短板弱项装备及“卡脖子”技术难题有积极的意义。

英轩农业装备总经理陈敏革表示,优机优补政策的实施对于英轩来说更是机遇,他们正在积极执行该政策,对于英轩产品信心很足。他说:“优机优补政策让用户更加有机会认识和了解了英轩拖拉机。”

虽然优机优补政策现阶段暂在拖拉机领域推进与执行,但其他农机品类企业也不能置身事外。多数企业都认为,优机优补政策的执行利大于弊,是当前推动农产业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利好政策。

星莱和作为高速插秧机最具发展潜力企业,一直注重创新发展,自主研发实力不俗。总经理李波军说:“星莱和的发展目标与策略与农机优机优补政策的目标一致,相切合,可以说,优机优补政策将是星莱和发展的助力。我们要做的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天时、地利、人和,优机优补政策已具备了执行的条件,也是农机产业发展、农业机械发展走向走质量之路的必然选择。


手机扫描可直接访问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