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23日 星期四 五月十九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吉林,兴于粮,岂止于粮!

日期: 2021-11-04  来源:农民日报 何兰生 焦宏 曹茸 阎红玉 孟德才   点击

         开栏的话: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挂念的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地视察调研期间,到田间、进农户、看产业,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要求。各地贯彻落实得怎么样,有哪些好做法好经验?农民日报特别派出调研组,深入采访各地贯彻落实的创新实践,并开设“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调研记”专栏。11月3日推出吉林省如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实践探索,敬请关注。

这是充满希望的田野,这是大有可为的热土。

这里凝聚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巨大心血。正是源于对东北振兴的关注,对“大粮仓”的重视,对农业现代化的期许,五年间,总书记三赴吉林考察,亲自为吉林把脉定向、领航鼓劲。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时强调,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创造更多经验。总书记对农业现代化念兹在兹,早在2015年就对吉林农业寄予厚望,“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

万般厚爱,千钧嘱托。犹如一记响槌,让吉林重新审视农业大省的发展之路;更似一束亮光,为奔赴在农业现代化征程中的吉林指明了方向。

巍巍长白山,浩浩松江水,在总书记深情擘画的黑土粮仓,吉林正在奋力书写耕耘的故事。

(一)米袋子与钱袋子怎样都装满?

——粮食大省如何成为农业强省、经济大省,这是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答题

白山、松水、黑土地,地宝、山珍、延边牛。

吉林资源丰沛,物产丰饶,舒兰大米、农安牛肉、长白山黑木耳、查干湖鱼头、珲春皇帝蟹……优质特色农产品足以撑满一桌盛宴。

即便如此,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吉林农业的标签还只是粮食大省。

的确,在我国的粮食版图上,吉林是个特别亮眼的存在:粮食人均商品量、人均调出量均为全国第一,年调出量全国前三,总产量全国第五,全国产粮大县前十名中六个出自吉林,且前三名都在吉林。

这些响当当的名头让吉林稳居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第一方阵,也奠定了吉林在我国农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吉林的特色是粮食,优势是粮食,但仅限于粮食吗?

之所以有这样的疑问,是在这背后还有一组不常被提及的数据:2020年吉林农业总产值不足3000亿,而位居首位的山东省已突破万亿元大关;2020年农民人均收入16067元,此前曾连续5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暴露出吉林发展中的困惑:是农业大省但还不是农业强省,是粮食大省却不是经济大省,粮食生产贡献大,但增值转化能力弱,农民还不富裕。

米袋子和钱袋子,是摆在吉林省委省政府面前的一张考卷——

地处黄金玉米带、黄金水稻带,坐拥享誉世界的黑土带核心区,粮食生产是吉林农业的首要任务、立足之本、最大价值,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粮食生产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稳粮保供这个历史性重任必须时刻担在肩上,丢掉了粮食这个根本就丢掉了政治责任、经济位势;

吉林山水林田湖草资源丰富,东部大森林、西部大草原、中部大粮仓,人均耕地面积是全国平均水平2倍多,具有发展种植业、畜牧业的明显资源优势,同时作为老工业基地,具有谋划打造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业的能力,强县富民还有巨大潜力可挖。

如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思路愈发明晰:就是要在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的同时,又拉动经济增长,富裕人民生活。农业现代化不仅仅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是干活挑着“金扁担”,是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综合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攀升,更应该是农业的高质量高效益,是产业的全链条大融合,是农民的高收入高回报。

一年多来,吉林交上了怎样的答卷?

(二)除了粮食还有啥?

——把粮食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富民优势,兴粮、强县、富民,谁说不能兼得

粮食是一种特殊商品,社会效益高但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对大多地方而言,抓粮是政治任务,但对于吉林而言,抓粮不仅是一种使命自觉,也是一种因缘际会。

据史料记载,玉米传入我国的时间是16世纪,之后不到200年的时间里,就已遍布我国二十个省,但这个外来物种却只有到了东北这片黑土地上,才发出了耀眼的“金光”,成就了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地理坐标——黄金玉米带。

这是一种植物和土地之间的默契,也是人和作物之间的互动。吉林玉米的种植面积和单产水平始终保持在全国前列,今年在全省粮食首次破800亿斤大关之际,玉米达到了600亿斤左右,且九成达一等品质。

“今年收成好,庄稼又是自老山”。丰收时节,记者行走在松辽大地,只见满目金黄,成色满满。

在东北,如果庄稼未经霜打而自然成熟,就叫作“自老山”。早年间,当地有着“初霜晚一天,多收一亿斤”的说法。

据气象部门监测,与常年相比,吉林省今年初霜明显延后。粮食作物“自老山”,有利于玉米后熟,有利于产量的增加和品质提升。

天已擦黑,榆树市增益农业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地头还是机声轰鸣,负责人马占有今年承包了360公顷土地,托管土地面积更是达到1360公顷,“每垧有望达到3.2万斤,比去年增产5000斤以上”。

难得的“自老山”以及持续攀升的玉米价格,注定了今年是个增产又增收的好年份,也是对这片土地的最好回馈。

地处松辽平原腹地的榆树市,连续17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的冠军,是名副其实的全国第一产粮大县,粮食产量常年保持在60亿斤的水平,今年有望达到70亿斤以上。

然而,“黄金玉米带”似乎跟黄金毫不沾边。榆树也常被人们揶揄:是“大寨县”也是“大债县”。据榆树市委副书记吴喜庆介绍,2020年本级财政收入仅为6.7亿元,而全口径财政支出50亿元,粮食产量与县级财力“粮财倒挂”现象十分明显,是典型的产粮大县、工业小县、经济弱县。

即便如此,产粮大县的干部们还是把粮食生产当作一号工程。经年累月,“多生产粮食光荣”成为了他们的价值标准,“多生产粮食强县”是他们的执政理念,而“多生产粮食富民”又是他们最深切的期盼。

采访中,“健全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奖补力度”也是基层干部们谈及较多的话题,但是吉林等不得、慢不得,他们决心用自己的思索和实践改变窘境。

吉林农业该向何处去?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农业是吉林最大优势,是吉林振兴发展的根基。吉林作为国家粮食战略基地,必须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让中国人饭碗中装有更多吉粮,这是推进吉林全方位振兴的坚实支撑。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要发挥吉林粮食大省的优势,依靠农产品加工和食品产业,发展乡村产业,促进三产融合,引领乡村振兴和农民富裕。”吉林省省长韩俊一语中的。

方向定,思路明。一年来,吉林启动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大工程”,先后推动出台了加强粮食生产30条、加强黑土地保护38条、现代种业创新发展18条、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发展18条、加快畜牧业高质量发展27条等政策措施,道道剑指兴粮、强县、富民。

兴粮,真金白银毫不含糊。成立由省委书记、省长任双组长的粮食安全工作暨黑土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产粮大县国家和省级叠加奖补,省财政拿出5亿元资金奖励前10名产粮大县,充分调动地方抓粮和农民种粮积极性。制定黑土地保护和保护性耕作技术规范,加大“梨树模式”总结推广力度;设立种业发展基金3亿元,依托育繁推一体化龙头企业集成打造种业创新高地。

强县,认准农产品和食品加工这条路。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省政府出台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意见,落实税费减免、用地、用电、人才等优惠政策,将农产品加工业企业缴纳增值税省级分享增量部分奖补政策扩大到前10个产粮大县。大力发展玉米水稻、杂粮杂豆、生猪、肉牛肉羊等十大产业集群,利用5-10年时间把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打造为万亿级规模。

富民,用“四个蹄子”追赶“四个轮子”。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吉林省“秸秆变肉”工程实施方案》《吉林省做大做强肉牛产业十条政策措施》和《关于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建设100个肉牛养殖大镇、1000个专业村、1万个养殖大户,精准扶植中小养殖户,把“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打造成现代农业标志性工程。

(三)“梨树模式”为何众所瞩目?

——保住沃土良田,就保住了粮食安全的“饭碗田”,把黑土地视若珍宝,也将得到她的丰厚回馈

“不怕旱,也不怕涝,肥得流油,种啥得啥”。老辈人眼中的黑土地,是东北的象征,也是丰收的希望。

东北黑土区是世界仅存的三大黑土区之一,是世界公认的最肥沃、最适宜耕作的土壤,其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大约是黄土的十倍。

然而,黑土地的形成极为缓慢,在自然条件下,200-400年才能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层。而如此宝贵的资源正在加速流失,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张旭东介绍,与开垦前相比,黑土层平均厚度由50-60厘米下降到约30厘米,土壤耕层的有机质含量下降50%-60%,退化问题十分严峻。

有土斯有粮。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黑土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饭碗田”。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产量、商品量占全国的1/4,调出量占全国的1/3。

其实,解决黑土地保护问题,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休耕,但要稳粮,黑土地就不能歇下来。

如何在保证粮食产量的情况下进行保护性耕作?

吉林位于东北黑土区的核心,典型黑土区0.69亿亩,占东北黑土区面积25%、全省耕地65.8%,粮食产量80%产自黑土地。从面积看,吉林的黑土区不是最大的,但其保护模式却是最引人瞩目的。

2020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五年内第三次到吉林视察,第一站就走进丰饶的黑土地。在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留给子孙后代。梨树模式值得总结和推广。”

梨树县是全国粮食生产5强县之一,也是黑土地保护利用的试验田。从2007年起,梨树在全国率先开展保护性耕作研究,形成了粮食增产和黑土保护的叠加效应,掀起了一场耕作制度的革命。

什么是梨树模式?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介绍,梨树模式的核心就是“秸秆还田、免耕播种”,最大限度减少土壤扰动次数,既保护了黑土地,又减少了作业成本,解决了传统耕作带来的问题。

梨树模式有什么好处?梨树县委书记曾范涛打了个形象的比方,秸秆还田就像给黑土地盖了一层被子,不仅能起到抗旱保墒的作用,秸秆腐烂后还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土质松软,玉米根系扎得更深了,就能抗倒伏。

“开始农民看到‘埋汰地’还不太相信,开春时一扒拉都乐开了花:地里精湿,土也不硬,免耕机播种出苗刷齐,沙尘暴也刮不倒。”对于梨树模式带来的变化,卢伟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卢伟有着深切的感受,曾经因为土壤板结,农机马力越使越大,从2012年起开始保护性耕作后,农机作业更省劲了。

梨树模式不仅保住了沃土良田,实现了大粮仓的永续发展,还在“一减一增”之间,拓宽了农民的收益空间。“节本上,减少灭茬、旋耕、打垄等2-5项农事环节、3-7次农机作业,较传统种植地块节本10%-15%;增效上,比对照传统地块可增产5%-10%,农民收入增加15%-30%。”吉林省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心主任卢景斌介绍。

农民认可,不推自广。在吉林省副省长韩福春看来,改变农民祖祖辈辈的耕作习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梨树模式已推广2800多万亩,到2025年要达到4000万亩。

目前,梨树模式已成为最广为认可的保护性耕作模式,而这也得益于吉林对于黑土地保护的超前细致谋划。

早在2018年就出台了全国第一部黑土地保护地方法规《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今年更将每年7月22日确定为“吉林黑土地保护日”,推动黑土地保护与利用走上法治化轨道;2021年,省委省政府共同制定了《关于全面加强黑土地保护的实施意见》,明确了10个方面38条具体措施。

在组织建设上更是高规格、高标准。成立由省委书记、省长任“双组长”的吉林省粮食安全暨黑土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4名院士领衔的吉林省黑土地保护专家委员会,在农业农村部门设立黑土地保护工作机构,组建了工作专班。

今年2月,省委书记景俊海、省长韩俊带队,赴中国科学院协商共同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加快组建“黑土地国家重点实验室”,将共同建设3个万亩级黑土地保护利用核心示范基地,集中攻关黑土地保护核心技术。

广袤肥沃的黑土地孕育了大国粮仓,也是吉林农业的珍贵“家底”。黑土地保护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了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藏粮于地”的潜力怎么样,我们给子孙后代留什么?把黑土地视若珍宝的吉林,也必将得到黑土地的丰厚回馈。

(四)“秸秆变肉”缘何省长挂帅?

——抓住了中轴产业,就激活了种植业、发展了养殖业、带动了加工业,就聚合成了吉林农业新优势

什么样的产业才能富民?这是每个地方执政者最想探寻的答案。

1988年,时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闽东九县调查时,写下了这样的随感:“闽东主要靠农业吃饭,我们穷在‘农’上,也只能富在‘农’上。”

30余年前的洞见于今天仍极具借鉴意义。兜兜转转,在富民这条路上,吉林最终还是把目光落在粮食上。

吉林盛产玉米,而玉米恰恰是产业链条最长的粮食品种,可以用作食品、饲料和工业原料,同时伴随玉米而来的,还有大量秸秆。据统计,每亩地产粮1200-1300斤的同时,还可以产2000斤干秸秆,每年可达4500万吨。

梨树模式已经让吉林尝到了秸秆的甜头,秸秆资源化利用不仅能缓解禁烧的压力,还能为产业发展打开一片天地,吉林决心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要用好秸秆这个“隐形的财富”,为秸秆找到出路最重要,除了还田,还有一个就是过腹。在当地,秸秆进行膨化处理后,生产出的饲料被农民俗称为“面包”“草罐头”,是肉牛、肉羊、奶牛和梅花鹿的上等口粮。

早在20世纪90年代,吉林省委省政府就提出了“四个蹄子”要追赶“四个轮子”,开始了畜牧业大省的建设,经过若干年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但离再造一个“一汽”的目标似乎还是遥不可及。

转机出现在2020年。吉林省委在关于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决定中提出,深入实施“秸秆变肉”工程;此后,省政府出台《关于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培育一批肉牛养殖大县,建设100个肉牛养殖大镇、1000个专业村、1万个养殖大户,全省肉牛养殖规模力争达到1000万头,其中存栏600万头、出栏400万头,肉牛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500亿元,饲料化利用秸秆2400万吨,占秸秆总量的60%。

向着千亿级目标冲刺,人们来了干劲。随后,组建了由省长任组长的肉牛工程领导小组,“牛十条”“牛专班”等一系列政策举措相继而来。

人们不禁要问,作为全省唯一一个由省长亲自挂帅的农业产业项目,肉牛到底“牛”在哪儿?

在省长韩俊看来,畜牧业是承载粮食及副产物转化增值的中轴产业,“秸秆变肉”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富民工程,是现代农业的标志性工程,是打造吉林农业新优势的有力举措。

何谓中轴产业,就是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产业。当秸秆变成了肉,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就被串联了起来,并实现转化增值,吉林的粮食优势就转化为了产业优势、富民优势,聚合而成为吉林农业新优势。

从上游看,发展肉牛产业消化秸秆和玉米,“秸秆变肉”实际上是向秸秆要粮,变相提高粮食供给;

从下游看,牛粪无害化处理后用来养地,可以替代化肥保护黑土地。根据测算,1头牛年消耗秸秆约3吨,年转化玉米2吨左右,年产牛粪3吨,可还田7亩地,减少化肥施用300斤;

从产业本身看,吉林省肉牛养殖主体30.5万户,其中20头以下的中小养殖户占比近90%,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人,一般农户守家在地养3-5头牛很容易,既不耽误种地,还解决了就业增收问题。

一子落而满盘活。从全国的“大粮仓”到“大肉库”,“肉牛富民”的脚步越来越近。

在梨树,“人均一头牛”成了产粮大县的新目标。在当地,30%的秸秆用于还田后,剩余的秸秆就用来养牛,牛粪再进行还田,县委书记曾范涛将其称之为“梨树模式”的升级版,按照这个目标,梨树肉牛明年有望达到30万头,“一家两头牛,收入就翻番”。

“小规模、大群体、藏牛于民、富裕于民”正是肉牛工程的要义所在。在农安县,长春城开农投公司投资建了一个绿色循环肉牛产业示范园区,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以“放母收犊”的形式将母牛放养到周边养殖合作社,预计到“十四五”末,可带动农安周边4.5万农户养殖肉牛达30万头,年均增收1.2万元。

养殖户没资金怎么办?吉林创新性开展了“活体贷”业务,组建了“政银保担”联动支牧联盟,创新推出“吉牧阳光贷”“吉牧e贷”“九牧宝”等新型金融产品26个,发放肉牛产业贷款45.89亿元,其中开展肉牛活体抵押贷款288笔共10.77亿元。

除了“调粮”还能“调肉”,吉林农业的成长路径也契合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规律。玉米种植带和畜牧养殖带紧密结合,是世界农业发展的一条普遍经验。丰富的粮食资源是吉林发展畜牧业的强大优势,在沿海地区、水网地带禁养限养,倒逼畜牧生产北移西进的大背景下,吉林人均耕地多,腾挪空间大,广袤的土地有足够的接纳能力,“秸秆变肉”将会释放无限潜力。

(五)万亿级产业如何横空出世?

——从一粒粒粮食,到一条条产业链,再到餐桌上的美味,正是这个大国粮仓谋划的未来

山水相依,农牧相融,构筑了吉林农业的新版图,但吉林并未满足于此。

在“十四五”规划中,吉林提出着力打造现代新型汽车和零部件、农产品和食品深加工、冰雪和避暑休闲生态旅游3个万亿级产业。

将“农产品和食品深加工”作为3个万亿级产业之一,既让人惊喜,也在情理之中。

把粮食变成食品,进厨房、上餐桌、装口袋。吉林真正要做的,是既成为中国的粮仓,也成为中国的中央厨房。

“农业不加工,等于一场空;农业不成链,到头不赚钱”。这对吉林来说,体会尤为深刻。吉林物产丰富,不仅是全国的“大粮仓”“大肉库”,珍稀农特产品也是种类繁多,人参产量占全国60%、世界40%左右,梅花鹿养殖量占全国50%以上,还有中药材、食用菌、林蛙等,但是农产品加工业还是短板,精深加工不足,原字号、初字号产品多,2019年加工与农业产值比只有1.23∶1,远低于全国2.3∶1的平均水平。

痛点也是增长点。吉林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张凤春介绍,近年来吉林从“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破题,依托水稻、玉米、杂粮杂豆等优质粮食资源,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发展粮食深加工和食品加工业,深度开发“原字号”,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动产粮大省向产业强省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转型的主战场是县域。

吉林有32个产粮大县,主要靠卖原粮、卖原料、初加工,增值收益大量外流,粮食生产贡献大,但是税源支撑经济弱。如何让产粮大县不吃亏,改变产粮大县、工业小县、经济弱县的窘境?

“把产业链留在乡镇,把价值链留给农民”。这是吉林痛下决心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初心。为此,吉林将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向产粮大县布局,优先支持产粮大县、特产大县、牧业大县等就地就近加工转化,发展产地初加工、食品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把本地农产品资源“吃干榨净”。

由此,一个个根植于县乡的十大产业集群渐次铺开——玉米水稻、杂粮杂豆、生猪、肉牛羊、禽蛋、乳品、人参、梅花鹿、果蔬、林特……

产业集群的价值有多大?以肉牛产业集群为例,1头肉牛从养殖到加工综合产值近5万元,当2025年发展到1000万头,全产业链产值至少达到2500亿元,在万亿级产业中就能贡献1/4。

这让榆树等产粮大县看到了强县富民的曙光。目前,榆树年加工转化玉米180万吨、水稻70万吨、大豆8万吨。“从玉米到淀粉(糖),再到柠檬酸,通过延长玉米产业链,实现了从卖原粮向食品和新材料的就地转化,前景非常可观。”榆树市委副书记吴喜庆介绍,当地用玉米生产可降解的聚乳酸,70%用于出口,2.5吨玉米就可以生产1吨聚乳酸,利润可以达到1.2万元以上。

“在政策的春风下,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了3000亿元,农业大县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占当地工业产值的70%,仅上半年农产品加工业企业产值同比增长25%。”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夏季表示。

现代农业高投入、高回报,离不开工商资本的带动,如何让农民深度参与其中?吉林省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发展处处长陈国宏告诉记者,吉林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或农户”模式,提升产业集群联农带农的作用,推动企业和农户在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梅河口市山城镇保兴村浅山、丘陵多,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曾是一个贫困村。去年该村被纳入全省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引入中萃农业公司投资3400万元建设了62栋现代化大棚,打造了全省最大的香菇种植基地、羊肚菌反季种植基地,实现年产香菇等食用菌4500吨,销售收入5400万元,利润1200万元。

在鑫鑫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一排排现代化的蔬菜大棚,犹如一座座小型车间,棚内种有香菇、羊肚菌、大球盖菇、反季蔬菜等农特产品。理事长喻雪莲介绍,“每个大棚的造价在数十万元,村民个人难以投入这么多,但是只需要交给合作社1万元保证金,就可以租种大棚,合作社为村民统一提供菌棒、肥料等生产物资,这样既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又减少了他们的生产负担,村民通过踏实的劳作就可以分享菌菇种植收益。”

(六)吉林贡献了什么?

自古以来,能生产粮食的地区都是当时最为富饶的地区,江南鱼米之乡曾是富庶的代名词,如今,东北扛起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

有人把粮食大省视为一种牺牲——当中国百强县之首的昆山财政收入已超过400亿元时,排名全国前十位的吉林5个产粮大县平均财政收入还不到10亿元——而吉林却从不这样认为。总书记的重托给吉林以巨大鼓舞,更犹如定海神针,让吉林坚定地依靠自身优势走出一条农业现代化之路,并贡献了“吉林经验”——

抓粮传统不能丢。如何能做到连续30年调粮不间断,并且达到每年300亿斤?这离不开吉林干部重农抓粮的传统,他们对粮食有着一种朴素的情结,对土地有着一种深沉的热爱,对省情农情国情更有着深切的审视。粮食问题不能算经济账、眼前账,不能只考虑一省一地的局部利益,没有粮食这个大后方、压舱石,经济发展的巨轮就走不稳、走不快,对农业大省是这样,对农业大国、人口大国更是如此。

问题导向不能少。三农工作千头万绪,怎么才能干到点子上?吉林善于从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入手,抓准抓巧。问题是前进的“痛点”,也是创新的起点,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就抓住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从加快黑土地保护技术攻关,到补齐产业链条短板,再到破解县域振兴难题,吉林找准要害症结、有的放矢,瞄准关键、重点发力,打造创新性和标志性工程,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立足优势做文章。如何把粮食优势变成富民优势,把短板变成增长极?穷在“粮食”上,也只能富在“粮食”上。新优势就藏在老优势之中,新优势也必须从老优势上发力。吉林的体会最“痛彻”,收获的果实也最甘甜。吉林正是深刻认识到,粮食不单纯是一种农产品,也是重要的生产资料,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由此带来了一系列聚变反应:秸秆还田,保护了黑土地缓解了禁烧压力,实现了农业节本增效可持续;“秸秆变肉”,发展了畜牧业,变相提高了粮食供给,带动了农民富裕;粮食等农产品深加工,打通了产业链条,实现转化增值,促进了三产融合。资源禀赋从无优劣之分,只要立足优势,做足特色,从根子上想办法,就能洞开一片天地。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希望的田野一派繁盛。

沿着吉林的母亲河——松花江顺流而下,她穿流过长白山茫茫林海,这里是人参、梅花鹿、林蛙的家乡,她哺育了肥沃的松辽平原,这里以盛产玉米、大豆、水稻而名扬,她滋养了科尔沁草原,这里水草肥美,遍地牛羊……

这是吉林的骄傲,是吉林的“本钱”,也是吉林的优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照耀下,这必将是吉林的希望,是吉林这个大国粮仓的新优势所在。


手机扫描可直接访问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