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23日 星期四 五月十九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稻谷生产结构调整还需走好几步棋

日期: 2016-10-26  来源:吉林粮食市场网   点击
  “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先”。在多连增的累加下,我国稻谷库存高企,国家不得不出台去库存政策来解决这一问题。但当前的稻谷高库存不是产量太多,而是生产和需求之间出现了较大的品种差、结构差,还存在外销不畅,商品质量差、产业化程度低的问题。为缓和并解决这种情况,促进粮食供给侧改革,稻谷的生产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与此同时还需要走好几步关键棋。

第一步:粮食政策的调整变化

粮食调控政策,一般是国家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维护种粮农民利益的措施,当前我国调控稻谷生产的政策主要是托市收购。受托市政策的刺激和保护,国内稻谷生产形势总体向好发展,产量多年连创新高,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谷物自给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近几年,在多方因素的叠加下,已经出现了一些不适应的情况。

(一)托市价不断提高,高处不胜寒

2009年之后,国家逐年大幅提高籼稻托市收购价格,尤其是2012年受CPI持续上涨的影响,早籼稻较上一年度大幅提高17.65%,至120元;中晚籼稻提高16.82%,至125元。致使托市价如同汽车爬陡坡,前面动作很快,加速往坡顶冲;如今,汽车动力明显不足,爬不上去了,进退两难,踩刹车顶住也只是应急之策,不能长时间站陡坡上,就意味着要往回溜,同时还要边踩刹车边注意方向,任何松懈都容易出现危急险象。

当前,托市早籼稻收购价为133元/百斤(今年下调了2元/百斤),中晚籼稻为138元/百斤,综合对比国内、国际市场粮价,我国的托市价已到一个坡顶值,是时候需要出现一个强有力的“动力政策”来调控稻谷价格趋势变化和生产结构。

(二)收购价一视同仁,品种无差别

在托市《预案》中只有质量要求,无优质稻和普通稻之分,只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都是一个价,加上托市价往往是市场最高价,致使优质稻与普通稻之间无法拉开价差,而优质稻抵抗自然灾害的性能低,导致亩产较低,农民因而都愿意种普通稻,尤其是随着托市价格的不断提高,为实现最大收益,种粮农民在稻谷种子的选择上把普通、高产的水稻作为首选。但当前居民的口粮需求恰恰是优质品种,供需之间的结构差正逐渐发生变化,甚至出现了失衡的现象。此外,“天花板”的托市收购价还导致一些粮食加工企业生存困难,难以实现其原本的收储加工产能。

长此以往,非常不利于稻谷结构优化,一旦失去托市政策的保护和支撑,国内稻谷价格将出现较大的波动,极易产生不利的生产形势。

(三)内外部环境变化,失去主动权

一方面是进出口数量的严重失衡。近十年来,我国的粮食出口量大幅萎缩,而进口量却逐年增加,导致净进口量大幅攀升,我们成为粮食进口大国,甚至有趋势变为全球第一进口国。至2015年,我国大概进口了1.2亿吨,接近我们自己生产量的五分之一,其中大豆是8000多万吨,谷物为3000多万吨,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震惊的数据。另据海关总署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8月底,我国本年度进口大米总量为232.92万吨,同比增加19.05%,这是官方数据,加上边境走私,进口大米总量可能还要多些。

另一方面是价格的严重倒挂。根据一组我国与美国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的报道,我国每亩的小麦种植总成本是美国的3.03倍、玉米美国高53%、大豆美国高39%;2014年我国的小麦玉米大豆出售价格分别比美国高66%、161%、87%,其中的稻米即使和邻国越南泰国对比也有较大的价格差距。持续、巨大的价差促使了进口量的大增,在高利润的驱使下,中国粮食市场就像一个低处漏斗,四周的雨水可以不费力气地自然灌入。

中国的人口红利已基本结束,工业生产成本逐渐高企,同样传导到了农业生产领域,使我们生产出来的稻谷销售价格失去优势,也失去了掌握粮食市场定价的主动权。在当前的生产形势下,短时间内也将难以出现大变化,我们还要长时间面对这种国内外较大的粮食价格差。要想重拾价格优势,国家要及时调整和出台相关新的调控政策。

第二步: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

国家政策调控是相对被动的调控,市场自身产生的调整才是优化粮食生产结构的内在驱动。“普通稻一般价,优质稻有优价”, 让市场发挥更多主动调控功能,使稻谷生产自行调整结构,更加适合今后的生产消费需求,必须有价格差的支撑和驱使,形成“种好粮得好收益”的局面,形成良性的优质稻循环发展结构。

(一)普通米的消费渠道正在变窄

进口大米占我国稻米的总量虽不大,但在较大的价格优势下,像个高速旋转的小漩涡,搅浑着我国整个稻米市场。根据对多批次进口大米的观察,普通进口大米外观上与国产普通大米无差异,但在口感上有明显差别,偏硬,一般都是作为“配米”加工销售,销售对象为学校食堂、工厂食堂、低收入家庭等。这部分原本属于国产普通大米的市场被进口大米取代了,我们自己生产的普通稻则跑进了托市笼子,出现了“洋货入市,国货入库”的现象,加剧了托市库存的高企,也加速了供需之间的矛盾激化。

当前,普通大米的主要消费群体对米饭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以80、90后为代表的年轻务工人员,对工厂、工地提供的米饭质量有更多要求,在广东福建甚至出现了因食堂饭菜不好而走人的现象,学生也经常抱怨学校食堂米饭不好吃,这不是个例,已在很多地方发生过;在生产者这头,种粮农民则是“最好的留给自己”,他们也往往会针对性地种些优质稻作为自留口粮,或留下质量更好的稻谷。这是社会整体的进步,是消费走向更高层次的必经过程,也是普通米市场遭遇的真实表现。

(二)优质米将成为口粮消费主导

随着口粮的多样化,居民大米消费人均总量在减少,但质量在不断变化、提高。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弹丸之地的小日本说要向我们出口大米,惊讶之余就会发现他们向我们出口的是高端大米、天价大米,之前也听报道说国人去日本花千元买几公斤大米。这是崇洋媚外还是日本大米真的好吃,真值那个价?自2014年开始,日本对华大米出口一直呈猛增趋势,2014年日本对华大米出口量达到158吨,增至上一年的3.4倍;2015年日本对华大米出口量增加到600吨,较前一年又增长了近4倍。数量虽少,可不得不引起我们国人的深思和重视。当然,“天价大米”已偏离其作为果腹的基本价值,存在很大的炒作成份,但优质稻米的优价或高价也有它存在的道理。当前市场的高端米,都是有特色或称为有机大米,主打绿色环保、安全健康等概念,是有其一定的内在价值,已被部分中高端消费人群接受,市场空间也在逐步打开;一般的优质米,因其更好的口感、香味被大众消费;各大酒店、餐馆基本都提供收费优质稻米饭,这也说明客户消费意愿较强;在各大超市的米面销售区,优质米一般都摆在显要位置,优质品种、数量占比较高,销售中间商早已感觉到居民口粮消费的变化。

目前,稻谷供需的主要矛盾之一是存在结构差,优质稻产量偏少,中高端的品牌稻米更少,难以满足市场更高层次的需求。笔者认为,我国的优质稻或特色稻谷种植应占总种植面积的60%左右,剩余的40%是食品加工、饲料原料等配置生产的普通稻。所以,我们要在国家粮食政策的保障下,给市场更多自主空间,积极引导其发挥应有的主动调节功能,不断优化稻谷生产结构,满足国内逐渐提质的口粮需求,同时更要打造特色稻米、创立品牌消费。

第三步:种粮人的更新换代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在稻谷种植上或同样适用。面对农村日益突出的青壮年劳力缺少问题,谁来种粮、怎么种粮?这不是一个选择题,而是一个思考题。

一是谁来接班种粮。耕种工具在更新,种粮人也在变化。老一代农民已经老了,很多都超过了60岁,老龄化的种植队伍,如同老黄牛一般,徒有丰富的经历,但无继续前进的动力,能种一年是一年,后继无人即将面临。过去,他们靠力气,凭经验,形成家庭“单打独斗”、“散兵作战”的粗放种植方式,是我国几千年的传统延续,他们的思想、行动已落后,在无更先进技术的支撑下,笔者认为能达到现在的产量、质量已是到了极限的极限,要想有进一步的突破,必须考虑谁来接过种粮的大旗,用现代种植方式,调整好稻谷生产方向,向着产量稳定、质量更优、健康安全的结构前进,种粮人的问题变得更加突出,是关键,更是重点。

二是怎么种好粮食。做好稻谷生产必须要有较好的基础条件,任何一个环节都必须有“种粮人”去把好关,他们贯穿着种粮的全过程。土地平整、农田肥瘦、选种育秧、虫害防治、农药喷洒、天气变化、水位高低、机械操作等等,每一步、每一样都是技术活。要想种出优质的稻谷,过去依靠经验的“盲种”时代已远去,要依靠科学规避灾害、创造有利条件,“藏粮于技”;水稻亩产已上升到一个高瓶颈阶段,“超级稻”走出了实验室也不一定能达到超级产能,在科学技术没有突破性进展时还是难以出现较大改变,要稳定、提升产量还要规模经营,“藏粮于地”。

现在还是将来,不管是谁来种粮,都要实现种粮有“钱途”的目的,让种粮人收益稳定,生活过得体面,这样才能吸引更多高学历、懂经营、会管理的年轻人进入稻谷生产,利用土地有序流转,发展规模种植,建立现代粮食流通新通道,搞好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给稻谷生产注入新鲜、流动的血液,让稻谷生产也焕发出年轻的活力和朝气。

“任重道远而无牛马,济大川而无舡楫”,要想让我国稻谷生产这盘棋走得更好,结构得到科学合理的调整,种粮人要围绕优质、高效的种植方向,大胆探路,积极寻找“牛马、舡楫”,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适度经营,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政府要提供一定的政策保障、产业扶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引导和支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在稻谷产业上发展壮大,指引种粮人及时找到合适的工具,走过“远道、大川”, 不断夯实我国的稻谷生产、经营基础。


手机扫描可直接访问本页面